首页
> 医保扶贫 > 行动纪实 > 经验交流
视力保护色:
陕西汉中:开展医保扶贫长效机制试点
日期:2020-11-10 访问次数: 字号:[ ]

陕西省汉中市自2019年下半年起,在镇巴县、城固县分别开展“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病‘互联网+’服务”和“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大额医疗费用临时救助”两项长效机制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病“互联网+”服务试点。完善制度机制。市县两级医保部门针对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报销中的短板问题,明确对涉及贫困人口的门诊特殊慢性病排查、申报流程、鉴定步骤、待遇报销等规程。提升服务水平。将慢性病鉴定窗口前移、服务下沉到镇村,将慢性病录入备案权限下放到县级定点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组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签约服务团队遍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集中认定服务。试点县组成3个集中认定专家组,深入各镇开展“四个一批”:对材料齐全的集中鉴定一批,对材料不全但症状明显的现场检查鉴定一批,对行动不便的登门入户鉴定一批,对不符合条件的讲解告知一批。严格落实待遇。试点县医保部门依托卫健部门“互联网+”健康扶贫系统、签约服务团队钉钉系统,实现特殊慢性病群众随时享受“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超期没有享受待遇的,系统将发出警报提示帮扶干部、签约医生尽快入户核查。

二、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大额医疗费用临时救助试点。摸清对象底数。明确“边缘户”为非建档立卡农户中,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致贫风险的人员。“脱贫监测户”为已脱贫户中,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返贫风险的人员。通过全面分析、综合研判,全市共筛查出“边缘户”2652户,7556人;筛查出“脱贫检测户”2289户,6998人。通过与扶贫部门密切协作,将“边缘户”、“脱贫监测户”在医保结算系统中进行重点标识,分类建立管理台账,随时掌握患者就医报销情况和个人费用自付情况。拓展保障深度。试点县围绕医疗费用支出在家庭支出中的占比,开展细致摸排。对近两年全县参保群众在县域内外住院病人的费用报销情况进行分析和测算,防范医保基金及医疗救助资金支出风险。拓展原来临时医疗救助政策,优化目标对象的救助比例和封顶线,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前沿哨点作用,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确保救助对象准确、救助资金安全。医保结算系统对贫困人口自付合规费用超过5000元的自动发出警报,提示及时启动因病致贫返贫医疗救助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