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扬中市坚持“红色引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整合资源,搭建“一网联盟”救助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推进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切实提升救助的兜底功能,实现了智慧救助、精准救助、温暖救助。
一、搭建“一网联盟”实现“精准救助”
扬中市医保局依托“金保工程”,在“扬中医保”微信公众号搭建“一网联盟”救助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医疗救助信息实时共享和动态管理。一是每月定期对个人承担医疗费用较高、就诊频次较多、特殊群体等三类参保患者进行筛查、汇总,动态跟踪监测。二是建立困难群众走访排查协调机制,组织动员基层力量定期上门走访,通过动态核实核准困难家庭的医疗费用发生状况,对存在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的人口,做到及早发现、精准识别、有效预警。三是年底对支出型困难家庭中的大重病患者和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再次“回头看”,做到从“坐等”到“入户”,从“年终一次”到“常态长效”,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实现及时精准救助。
二、整合“救助力量”促进“多元帮扶”
一是强化部门横向互动。定期牵头召开“一网联盟”成员单位座谈会,就平台运行情况、存在问题等进行沟通交流。联合多部门在各自职能范围予以救助,针对“因病支出急难型”救助个案,部门联动会商,综合救助,实现分散在民政、总工会、残联等多个部门管理的医疗救助责任的有效整合,避免可能造成的资金浪费现象。二是加强基层上下联动。通过“15分钟医保服务圈”,将相关业务下沉至镇(村)为民服务中心窗口,各部门按职责分工,一站式做好困难群众申请受理、身份认定及医疗救助待遇享受,提高救助服务时效性。三是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加快构建多元化帮扶格局。联合扬中市慈善总会、施氏慈善血透基金,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捐赠。启动“大爱无疆·全程护佑”慈善助医项目,寻求企业支持,设立专项救助资金500万元,用于救助全市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困境儿童。同时,扬中市医保局将医保、民政、残联、总工会、红十字会、慈善等部门的救助政策汇编成册,统一编制《“一网联盟”救助政策汇编》,线上线下广而告之,确保救助政策宣传到位。
自2021年8月“一网联盟”平台上线以来,上传共享数据1.4万余条,救助4592人,救助总金额1660.67万元。全市各方救助力量的整合,进一步增强了医疗救助的温度、速度和力度,让民生保障“幸福底色”更足。2024年4月份,扬中市医保部门通过医保数据筛查,发现了一位杨姓女士康复治疗费用较高,将数据预警信息上传至“一网联盟”平台后,民政部门迅速响应,经过实地走访了解,确认杨女士多年前因车祸导致痉挛性截瘫,出现四肢活动及感觉障碍,一直在外辗转于各大医院进行康复理疗,高昂的治疗和康复费用让一家人陷入了困境。民政部门第一时间受理了该户的低保申请,并通过“一网联盟”平台,及时帮助该户申请到了慈善大病救助,让他们的基本生活及医疗需求有了更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