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看病花了这么多钱,没想到家都没出就申请了救助,享受了医疗救助帮扶政策,医保‘一键通’太好啦。”河北省承德市参保居民苗金秀(化名)激动地说。
2023年,承德市承德县上谷镇赵家沟村的苗金秀因患“室管膜瘤”辗转于航空总医院、承德县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医疗费用总计18.1万元。经医保报销后,个人仍需承担4.8万元的自负费用,这让她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无奈之下,她只能向亲戚借款支付医疗费用。
2024年1月,苗金秀一家的困境迎来了转机。赵家沟村医保网格员吴彦龙上门了解情况后,通过医保系统的“一键通”功能,迅速推送了苗金秀家的预警信息。几天后,县民政与乡村振兴部门迅速响应,两部门工作人员到该户核查家庭情况。经核实,苗金秀医疗费用负担较重,严重影响其家庭基本生活,符合低保对象认定条件。次月,苗金秀被认定为低保对象,医保部门给予医疗救助31500元。对此,苗金秀难掩激动之情:“如今医保政策好,救助主动找上门了!”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全市常住人口330.22万人,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为59.4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8.02%。近年来,承德市医保局创新监测预警方式,打造“四早”(即早发现、早预警、早纳入、早救助)模式,建立基层防贫预警“一键通”,将触角直接延伸到村(社区),形成监测、预警、核查、救助全链条闭环管理,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更加及时、有效的帮扶措施。
高点布局,实现基层预警高效落地
承德市坚持创新引领发展,高点布局、精准发力,扎实推进防贫预警“一键通”建设。
一是统筹安排。市政府成立由主管市长任组长,医保、农业农村、民政等10个部门为成员的联系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统筹联系点工作高效开展。2023年10月,承德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承德市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联系点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强化政策衔接、强化监测预警等八项重点任务,特别要求在现有部门横向监测的基础上,将医保防贫监测预警延伸到乡镇和村基层管理人员。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按照市政府统一要求,强化工作责任,加强督导调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二是信息赋能。完善基层信息网络建设,全市乡村实现医保信息系统“基层网厅”全覆盖。在河北省医保局支持下,承德市通过“基层网厅”开发建设防贫预警“一键通”功能模块,网格员可随时通过该模块向当地医保部门预警,实现了自上而下(常态化预警)与由下而上(防贫预警“一键通”)双向预警。
三是强化应用。2023年11月,承德市医保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层网厅防贫预警“一键通”应用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强“一键通”应用和部门协调配合。各县(市、区)医保部门将“一键通”应用作为基层医保经办工作的重要内容,与乡镇政府密切配合,发挥基层经办人员的前沿阵地作用,加强培训指导,推动工作落实。
推行网格管理,实现基层预警精准推送
承德市依托全域医保网格管理机制,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实现精准监测预警。
一是精细组织动员。建立完善医保网格治理机制,市辖12个县(市、区)由县政府发文,建立总网格12个、乡镇(街道)大网格232个、村(社区)中网格2606个、组(楼院)小网格16193个,形成了“全域覆盖、上下贯通、点位精细”的医保管理服务网络,延伸基层工作触角,夯实防贫工作基础。
二是精准摸清底数。加强各级网格员培训,使其熟练掌握预警要求和工作要点。截至2024年7月底,共培训20余场,覆盖1.2万人次。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大、中、小”各级网格员齐上阵,摸清所辖村组(楼院)居民及困难人群动态,全面掌握重大疾病患者底数。网格员通过大喇叭、张贴通知、田间地头讲解等方式,向辖区居民大力宣传防贫预警“一键通”功能作用,促使居民主动对接。截至2024年7月底,印发宣传单6万余份,组织集中宣讲1600余场次。
三是精确发现预警。村(社区)网格员根据日常工作中掌握的居民医疗费用负担和生活状况,按照个人负担部分超过承德市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0%、50%、30%分为三档,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第一时间推送到县级医保部门进行预警。截至2024年7月底,基层“一键通”预警共推送医保部门1284人。同时,网格员对于已经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的即时解除预警,提高防贫预警的有效性。
部门常态协同,实现核查纳入闭环管理
承德市加强基层预警信息处理,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常态协同形成闭环。
一是强化监测分析。医保部门明确专人负责基层预警信息处理,对被预警人员历史医疗费用负担情况进行分析,加强医疗费用支出动态监测,结合基层预警上报的家庭经济状况,及时组织会议研判风险。
二是强化预警推送。医保部门每月5日前汇总“一键通”预警人员风险研判情况,在向民政和乡村振兴部门推送常规监测信息的基础上,重点标注推送“一键通”预警信息。截至2024年7月底,经分析研判后医保部门向农业农村和民政部门推送7批次“一键通”数据,共计4786条。
三是强化部门协同。各县(市、区)农业农村、民政部门对“一键通”预警人员组织重点排查,按规定及时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救助对象范围。每月5日前,其他部门救助对象变更信息一并反馈回同级医保部门,形成闭环,医保部门跟进落实资助参保、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待遇。截至2024年7月底,农业农村部门和民政部门根据“一键通”推送预警信息分别认定240人、211人,经去重后,共向医保部门反馈287人有关信息。
分类研判救助,实现帮扶效能综合减负
承德市建立综合帮扶机制,强化政策资源对接,凝聚多元救助合力。
一是健全政策体系。完善“3+2+1”综合保障体系,“3”是以医保部门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为主体,“2”是以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两个帮扶为辅助,“1”是以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医保部门加强与民政、工会、残联、妇联、乡村振兴等部门政策衔接,做好与社会救助基金会、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的协调联动,发挥商业补充保险紧密衔接医疗保险的优势。截至2024年7月底,各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实施因病救助4054人,为困难群众减负1180万元。
二是促进信息共享。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通报救助帮扶情况,分析研判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农业农村、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定期将本部门因病救助情况推送到医保部门,医保部门汇总形成综合救助数据,同步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形成闭环。截至2024年7月底,各部门向医保部门累计推送因病救助信息15880条,相关情况由医保部门汇总后,已经全部反馈回相关部门。
三是加强资源对接。医保部门全面掌握大病患者综合救助信息,按月分析个人负担情况,对符合部门救助条件的,推送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进行救助并做好跟踪落实,避免重复救助和过度保障。截至2024年7月底,推送相关部门705人信息,已帮扶283人。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