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州省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
全国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百日行动”部署以来,贵州省医保局闻令而动,紧盯3大整治重点,深入推进“查惩治”,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精心制定攻坚方案,以七大治理措施为抓手,主动亮剑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坚决守好群众“看病钱”“救命钱”。
一是做好药品追溯“码上管”。通过国家医保码、药品追溯码、商品条形码“三码合一”,实现医保药品从出厂到患者使用的全流程随码追踪,做到有码必扫、依码支付、重码必核,让假药、回流药无处遁形,实现全省定点医药机构全覆盖扫码追溯。
二是建立耗材监管“闭环链”。建立定点医疗机构重点医用耗材全流程闭环监管系统,通过耗材UDI码追溯管理,实现入库、出库、使用、销售全流程监管,形成闭环链,精准打击串换、虚记耗材等行为,试点单位已上线启用,推广全省运用。
三是筑牢超量开药“预警线”。打破地域、机构信息壁垒,建立重点监测药品超量事前分级预警监管系统,设置适当超量阈值,对重点药品进行红、黄两级超量预警监测,第一时间将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风险拦截在医保结算之前,转“事后罚”为“事前防”,试点单位已上线启用,推广全省运用。
四是构建拆零药品“追踪器”。针对拆零药品监管难问题,建立重点监测拆零药品精准追溯监管系统,精准将国家医保码、药品追溯码、商品条形码、院内字典码“四码合一”并锁定到每一颗、每一毫升药品,实现“一码一药一价”,无感追踪拆零后易发的重复收费、串换收费、回流倒卖等行为,试点单位已上线启用,推广全省运用。
五是打造委托购药“规范办”。开发全省线上线下委托购药系统,方便行动不便的慢病患者等群体委托他人开药,明确委托购药流程、委托范围、委托身份等,既提升贴心医保服务,又预防“职业骗保人”主观故意利用委托渠道代开、倒卖药品等行为,打击虚假委托。
六是推进信用评价“联合惩”。健全医保基金监管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对信用主体开展分级分类评价,联合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中医药管理、药品监管等部门,依法依规应用评价结果,强化联合惩戒,增强信用主体自律意识。
七是打出联合惩戒“组合拳”。联合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中医药管理、药品监管等部门,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联查联处工作机制,明确联查联处细则,对违法违规行为作出相应联合处置,推动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中国医保,一生守护!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人人有责!打击欺诈骗保举报电话:010-89061396,010-89061397;邮箱:jubao@nhs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