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保新闻 > 医保动态
视力保护色:
“我孩子还没起名字,医保已经办好了”
日期:2025-08-29 访问次数: 字号:[ ]

“我孩子还没起名字,医保已经办好了。”在浙江省瑞安市妇幼保健院二孩妈妈金女士惊喜地说。2010年她生大宝时,丈夫叶先生为办户口、医保等手续跑了半个多月;如今,她刚生产完,在医院里用手机就办理完了孩子的医保手续。这样的变化,源于浙江省系列医保支持生育政策的持续优化升级。

落地即参保,从出生就享有保障

在浙江,“出生一件事”的流程革命让“串联式”办理成为历史,昔日的“跑断腿”变成如今的“掌上办”。父母或监护人为新生儿办理完出生医学证明后,数据同步流转至医保和公安部门,凭出生医学证明缴费参保后,医保待遇便即时开通,让新生儿出生就获得医疗保障。早产儿母亲陈女士对此感受尤深,孩子住院花费10.2万元,通过“出生即参保”政策报销7.2万元,大大减轻了费用负担,“这笔钱救了我们”的心声,道出了医保兜底保障的分量。

瑞安市还进一步将政策红利投向多孩家庭,对二孩三孩参加居民医保由政府全额资助。截至2025年7月,已有4.9万人次受益,补助总额达2946万元。

打破身份壁垒,灵活就业也能参保

“本以为离职做自由职业后,就没了生育保险,没想到灵活就业也能参保。”金华市王女士的经历,折射出浙江生育保障的覆盖面之广。2022年7月起,浙江统一将灵活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全部纳入生育保险范围,个体经营者、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从业者,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费参加职工医保和生育保险,就能享受生育医疗费用报销、获得生育津贴保障。目前,全省已有388万灵活就业人员加入保障网,今年上半年,发放生育津贴53.1亿元,涉及15.2万人,其中灵活就业人员津贴9.5亿元,涉及3.4万人。

对于不孕不育家庭,浙江同样送上关怀。2024年6月起,浙江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取卵术、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核心项目按住院待遇报销。曾为单次3万元治疗费发愁的彭先生夫妇,如今自付费用大幅下降,“政策就像及时雨,让我们敢继续尝试”。

从覆盖灵活就业群体到保障辅助生殖需求,浙江用全方位的政策设计,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生育路上“轻装上阵”。

服务智慧升级,让生育体验更暖心

“生完孩子没几天,生育津贴就自动到账了,连材料都不用交。”金华市婺城区李女士的经历,是浙江医保“无感服务”的生动写照。依托省“智慧医保”系统,生育津贴发放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育服务卡登记信息、住院记录通过部门数据共享实时核验,院端自动发起申请,审核通过后直接发放,真正实现“群众零跑腿”。

医院里的医保服务网络更让群众少跑路。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的“医保服务中心”,让赵先生顺手报销了妻子的医疗费用;瑞安市妇幼保健院的“医保之家”,为产妇提供全流程政策指导。从“跑腿报销”到“院内办结”,从“手动申请”到“自动到账”,浙江用数字化手段重构服务流程,让医保服务“想在群众前面”。

2024年浙江出生人口增加5300人,终结了出生人口连续7年下降趋势。数字的积极回应,让政府“生得起、养得稳、病无忧”的民生承诺正在变成现实。

从新生儿的第一份医保,到产妇的每一笔津贴;从灵活就业者的保障网,到辅助生殖家庭的希望之光,医保政策正以最贴心的设计、最便捷的服务、最坚实的保障,为每一个新生命保驾护航。未来,浙江将继续用更有温度的举措,让更多家庭享受到拥抱新生命的喜悦,让幸福生育的孩子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来源:浙江省医保局

中国医保,一生守护!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人人有责!打击欺诈骗保举报电话:010-89061396,010-89061397;邮箱:jubao@nhs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