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刘明辉和同事们带着评估材料,准时敲响了第一位参保老人的家门。五年来,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开封的每一个角落。手中那份评估表,记录着千余位失能老人的生活状态,也牵动着他们家庭能否获得一份关键保障。
每一次评估,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王奶奶,今天感觉怎么样?咱们再试试能不能自己坐起来,好吗?”刘明辉半蹲在床边,轻声询问,同时轻轻托住老人的手臂。评估表上项目很多:认知能力、进食情况……每一个小项的判定,都可能决定老人能否享受到长期护理保险的待遇。
王奶奶中风瘫痪三年多了。儿子张强为了照顾母亲,辞掉了工作,全家就靠老伴儿不多的退休金维持。“以前听说住护理院一个月要四千多,根本不敢想。”张强说着,眼圈有些发红,“现在好了,有了长护险,每月护理费能报销65%,俺妈终于能去专业的机构了,我心里的大石头也算落地了。”
这样的场景,刘明辉经历了太多。2021年长护险在开封试点,他成了第一批持证长护险失能等级评估专家。刚开始,不少家庭对“失能评估”有疑虑:“填个表有什么用?”直到他们看到评估结果实实在在的换来了每月数千元的护理补贴,大家才明白这张表格的分量,真的很重。
五年风雨路,从“不理解”到“暖人心”
刘明辉还记得2022年那个特别冷的冬天。一位独居老人,社区受老人家属委托帮他申请了评估,可老人却非常抗拒,隔着门大声说:“我手脚慢点怎么了?我不是‘失能’!我很好,不用你们评!”刘明辉没有放弃,他联系了老人远在外地的女儿,两个人耐心地在电话里解释政策的好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老人终于打开了门。如今,这位老人每周都能享受到四次专业的上门护理服务。老人的女儿特意送来锦旗,上面写着:“政策扶困,情暖人心。”
五年来,刘明辉手机里存下了很多和工作相关的影像:有卧床老人吃力地握住他的手说“谢谢”;有家属看到评估结果后忍不住落泪;还有社区工作人员追着问“啥时候能覆盖更多人”。最触动他的,是2021年评估过的李爷爷。因为重度失能,李爷爷在长护险支持下住进了护理机构。去年老人安详离世前,还专门让人带话:“告诉国家,谢谢了。”
希望政策长久,更愿人人安康
傍晚六点,刘明辉结束了当天的评估工作。今天最后一位让他印象深刻:一位因车祸高位截瘫的年轻人。小伙子努力地向刘明辉展示他自己琢磨出来的“室内吊环滑轨”——他用唯一能动的手臂抓住吊环,用牙齿咬住连接的绳子,一点一点移动身体。那份不放弃的劲头,深深打动了刘明辉。
回家路上,他翻开了五年前的工作笔记。扉页上,他曾经写下:“让失能者活得有尊严。”如今,他拿起笔,在旁边郑重地添上一行字:“更要让这份尊严,长久地延续下去。”
长护险的“开封答卷”:看得见的变化
到2024年底,开封的长护险已覆盖全市417万人,累计为1.2万户失能家庭减轻了2.3亿元的经济负担。在刘明辉这位一线评估员的观察里,变化非常明显。
信任多了,2021年刚起步时,常有对评估结果不认可的情况。如今,完成的两万多例评估中,只有9例提出了异议,大家越来越理解和信任这套制度。
选择多了,过去只能靠家人硬扛着照顾,现在有了专业的上门护理和机构护理可以选择。很多家庭在政策支持下,选择居家护理服务,大大缓解了照顾压力。
负担轻了、服务好了,失能老人的护理费用平均降了约70%,经济压力小多了。同时,服务质量也上来了,合格率达到了92%。
来源:开封市医保局
中国医保,一生守护!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人人有责!打击欺诈骗保举报电话:010-89061396,010-89061397;邮箱:jubao@nhs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