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保新闻 > 医保动态
视力保护色:
为何有些中药饮片价格反而比同类中药材低?
日期:2025-09-14 访问次数: 字号:[ ]

中药材是指中药饮片的原料,而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的药品,如川芎饮片、白芍饮片、甘草饮片等。人们普遍认为,中药材经过净选、炮制、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加工成饮片后,因为叠加了人工、设备、仓储管理等多项成本,其价格理应比原药材更高。然而,患者们却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少部分中药材与中药饮片比,中药饮片市场价格反而比中药材低。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下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一、品相差异

部分品相优良的道地中药材,因生长周期长、产量稀少、形态完整,一是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二是完整品相有利于鉴别。相比之下,品相一般的中药材因难以鉴别、形态残缺,通常不具备收藏属性。以中药材人参为例,整根野生人参或高年限园参因其稀缺性和完整品相,单支价格可高达数万元,具有可观的收藏价值。而一般品相的人参不具备收藏意义,且切制加工后的饮片没有芦碗、艼粗等特有形态特征,须根、芦头等部位有效成分出现损耗,使得饮片价格远低于整支人参的市场价值。

除人参外,被喻为“软黄金”的冬虫夏草也是典型代表。完整的冬虫夏草,尤其是虫体粗壮饱满(直径达0.5cm以上)、子座短小、色泽金黄的优质虫草,缘其生长在高寒地带,天然产量稀缺,加之完整虫草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价格昂贵。普通品相的完整虫草收藏价值较低,且加工研磨后虫体环纹、腹足数量等关键形态消失,致使虫草粉的市场价格有所下降。

二、有效成分含量差异

完整中药材能更好的保留药效价值。以中药材三七为例,三七的“头数”指每500克有多少个完整块根,头数越少代表个头越大、种植年份越久、药效也越好。比如,60头三七总皂苷含量仅为6%,而20头三七可达8%左右。20头文山滑头三七,一般要种植四年左右,生长年限长,药用价值明显,市场价格约200元/斤。经过加工后的统货三七饮片,由于失去了“头数”这一关键分级标准,不同等级中药材被混合处理,导致饮片中有效成分平均含量下降,市场价格不足100元/斤。

此外,中药材不同部位的有效成分含量不同。一般而言,主要部位有效成分含量高,价格相对较高;次要部位因有效成分含量低或药用范围窄而价格低。以中药材当归为例,全当归综合了当归头、当归身和当归尾多部位的药用价值。而当归尾作为全当归的一部分,有效成分含量相对偏低,因此当归尾价格低于全当归。

三、炮制过程中合理增重

实际中,炮制过程也会影响中药材的价格。以水制法为例,常用水、酒、醋等液体辅料处理中药材,用于调和药性及降低中药毒性。有些中药材经水制法后增重导致单价降低,主要因为增重的本质是水分增加而非有效成分含量增加。例如,盐附子吸收水分后总重量上升,但乌头碱的含量不变。若市场交易按重量计价,除去辅料成本折算后的盐附子饮片价格降低。另外,水制后的中药材需要干燥等后续处理才能长期保存,若未充分干燥就流通,买家需承担额外的干燥成本,或面临中药材霉变的风险,因此价格会相应降低以平衡这些潜在成本。

四、储存与流通成本不同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因含水量、形态及保存条件等不同,储运成本有所区别。含水量高的中药材采收后需全程冷链运输,并采取保湿措施,以保持水分和活性成分,而炮制晒干的中药饮片只需常规密封包装即可。

以中药材石斛为例,石斛鲜品能最大程度保留多糖、生物碱、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为防止运输中低温脱水造成有效成分损耗,一般选择冷链运输。在仓储阶段,鲜石斛条常温放置容易变质,需冷藏保存。但石斛干品只需常温密封储存,其储运成本远低于鲜品。再如地黄,鲜地黄对储存环境要求严苛,需在0-5℃的低温环境保存以防止变质,而干地黄水分含量低,阴凉干燥环境下即可储运,因而干地黄价格较低。

综上所述,中药材市场价格受品相价值、有效成分含量、炮制过程中水分含量、储存与流通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故中药材加工为饮片后的价格未必上涨,也有可能出现价格下降的情况。当然,加工成饮片后价格反而下降的还是少数特殊情况,饮片加工企业在促进中药使用的规范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面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作者: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 邢艾雅、李乐

中国医保,一生守护!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人人有责!打击欺诈骗保举报电话:010-89061396,010-89061397;邮箱:jubao@nhs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