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药方便多了,也不用花那么多路费和生活费,医保政策真是太好了!” 谈到自己的经历,家住云南省云龙县漕涧镇铁厂村的参保居民祝大妈感慨道。
祝大妈现年70周岁,因患有高血压疾病于2020年6月在县城办理了慢性病卡。但2022年以前,她长期服用的血塞通胶囊、氨氯地平片等药物需要每个月到离家20多公里的漕涧镇卫生院买药,来往车费生活费一趟就要花费50多元,一年就要多花费600多元,这给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造成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2022年5月,祝大妈的艰难处境迎来了转机。为解决“两病”、慢病患者就近就医和享受医保待遇中存在的问题,云龙县医保局积极探索,推动村级慢病报销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确保群众看病用药有保障。这就意味着村级慢病报销政策实施后,祝大妈就可以在村卫生室就近就便买到所需药品,并直接在村卫生室进行慢病结算,享受城乡居民“两病”报销政策。这不仅节省了她的车旅费用,还让她的就医更加方便快捷。
云龙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北部,全县国土总面积4400.95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8.6%,是大理州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全县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1298人,占总人口的28.0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31679人,占总人口的71.96%。对于云龙县广大农村地区的慢性病患者来说,看病买药面临诸多困难。往返县城或乡镇卫生院路途遥远、费用高,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部分患者对医保政策知晓率低,未能及时享受相应的医保待遇。近年来,云龙县通过下放权限、落实上级要求、加大宣传等举措,有效推进云龙县村级慢病报销工作。
一是下放权限,就近服务群众。2022年5月,云龙县将慢病报销权限下放至87个村卫生室,让患者能够在“家门口”的村卫生室享受医保待遇。通过下放权限,提高了医保服务的可及性,方便了群众就医。2023年村级慢病报销1355人次,医保基金支付5.02万元;2024年村级慢病报销3429人次,医保基金支付11.79万元。报销人次和统筹报销金额的大幅增长,表明村级慢病报销政策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另外,村级慢病报销政策的实施,让像祝大妈这样的山区农村慢性病患者能够在村卫生室就近就便买到常见的慢性病药品。往返交通费用、就诊期间产生的食宿等一系列隐性支出大幅下降,极大减轻了群众看病买药的经济负担。
二是及时传达,落实上级要求。云龙县医保局全面落实上级关于药品供应保障的要求,合理配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常用药品。同时,严格落实每个村卫生室医保资金预拨付制度,确保村级卫生室慢性病有药可报,满足群众就近用药需求。乡镇卫生院还切实保障好村卫生室慢性病近效期药品置换工作。
三是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为提高参保群众对医保新政策的知晓率,云龙县医保局联合县医共体将各村办理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等四种慢性病备案人员名单下发到各村卫生室。充分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一载体,点对点、面对面做好宣传服务,正确引导参保人合理就近就医。
此外,通过医保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对城乡居民门诊特慢病、“两病”门诊政策内涵、保障对象、待遇标准、基金支付比例、办理流程等政策知识进行解读,动员群众积极主动办理慢性病卡和“两病”备案,做到特慢病、“两病”早筛查、早鉴定、早预防。
慢病群体多为老年人,尤其对子女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村老人而言,就医购药的不便利常导致“小病拖成大病”。如今该项政策的落地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通了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能有效降低慢性疾病急性发作风险、指导规律用药以预防并发症发生,进而避免后续高额医疗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