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保扶贫 > 行动纪实 > 帮扶故事
视力保护色:
安徽阜阳:决战脱贫攻坚,巾帼不让须眉——颍东区医保局最美扶贫人吕昌敏
日期:2020-09-30 访问次数: 字号:[ ]

吕昌敏,女,汉族,1979年8月生,中共党员,退役军人,阜阳市颍东区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先后荣获“阜阳好人”“颍东好人”“颍东道德模范”“颍东最美扶贫干部”“颍东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9年4月根据个人申请,组织选派其到颍东区新乌江镇李庄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任驻村扶贫副队长。任职以来,她坚持吃住在村,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帮助李庄村强班子、带队伍,理思路、谋发展,定规划、争项目,为李庄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和经济发展倾注了心血、付出了真情。

一、扎根基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她怀着对农村的深厚感情和一颗炽热之心,把李庄村当成自己的家,一年多来,她的足迹踏遍了李庄村的每一个角落,在抢收抢种的田间地头,在晚归休憩的农户家中,随处可见她忙碌的身影。说起吕昌敏,李庄村的贫困群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不停的念道:“小吕真是个热心肠的好同志”。她秉承了吃苦耐劳,担当奉献的精神,时刻都在彰显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驻村帮扶的岗位上,她爱岗敬业,积极学习政策,认真专研业务,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始终用微笑和热忱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

她走村串户详细了解贫困户的所需、所想,根据每一户的具体情况,一一制定脱贫帮扶计划,同时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她积极鼓励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参加技术培训,为贫困户申报公益岗位,协助贫困户建大棚、搞养殖,帮助有困难群众联系经销商、销售滞压农产品……通过多种渠道和措施,为群众脱贫致富铺桥搭路。

她不畏风险,积极投身新冠肺炎阻击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第一时间申请到李庄村疫情防控第一线,深入到全村疫情防控最重要的防控点值守。疫情期间人心惶惶,她却不分昼夜全心全意值守在前线。疫情初期生活物资、各类防疫物资紧缺,她得知后没有多想便自掏腰包,为帮扶村购置2000元防疫应急物资,并积极联系帮扶单位为村里留守的困难群众,重点地区返回的隔离人员及时送去生活物资。她用实际行动抒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担当。

二、发挥优势,成为困难群众贴心人

她视群众利益为己任,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在符合政策的情况下用认真负责的态度,细致的工作作风,积极帮助困难群众落实健康脱贫政策获得医疗报补,也因此亲切地被群众称为:“李庄村的医疗好帮手”“群众的贴心管家”。李庄村宋明(化名)子女长期在外务工,本人年事已高,她多次上门陪老人聊天解闷。张某多年高血压一直没办慢性病卡,她得知后热心帮助他完善手续,提交申请。李华(化名)父亲突发疾病,急需住院,但李华父子不识字,不懂住院流程,她主动联系医院,并帮助其顺利就医。在今年年初的医保筹资期间,她积极动员,广泛宣传,逐户逐人进行排查,经过两轮细致排查,发现驻点村2户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吕昌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吕昌敏深知群众参保的重要性,如果群众不参保,就意味着一旦生病,就会整户面临因病致贫的风险增加。未参保户杨勇(化名),村包片干部多次劝其参保无果,吕昌敏前去动员三次均无功而返。这次她带着村里几位因患重病花费十万元以上的患者,以他们享受政策福利的亲身感受,终于打动了杨勇。今年四月份杨勇的孙子患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败血症,住院手术花费近4万元,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保报销后个人花费不到五千元。排查未参保户刘全(化名),长期在外地务工,包片干部联系不上,吕昌敏多次走访得知刘全女儿在市区某寄宿学校读书,她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找到刘全女儿的班主任说明来意,添加刘全微信,在吕昌敏的提示下,顺利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参保。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她为李庄村看病就医的群众真正带去了福音。

三、真心服务,当好医保政策宣传员

李庄村共有贫困户416户,其中因病致贫278户,占总致贫的66%,因病致贫成为了村内脱贫攻坚首要问题,看病就医、医保报销就自然成为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吕昌敏来到李庄村以后,充分发扬了自身在医保战线工作的优势,通过召开群众会、入户走访、联系帮扶人等形式积极向群众宣传就医、就学、产业扶贫等各方面政策,尤其是医疗报补政策。每当遇到贫困户因对国家的政策不了解而口不择言的情况,她总是能将心比心,不厌其烦的向群众宣传解释、答疑解惑。李庄村郭强(化名)是未脱贫户,他母亲因病出院后,郭强拿着病例报销资料来到村委会大闹、出口粗鲁,大家都知道郭强爱酗酒,又有点残疾,平时依仗自身弱势无理取闹,她知道后认真翻阅病例,和他耐心讲解报销政策。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正是党和国家的培养、军营的锤炼,使吕昌敏成为了敢担当、敢作为,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平易近人的品格。她用满腔的工作热情,诠译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含义,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她以一颗热诚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扶贫济困巾帼英雄的故事。但即便是“英雄”也有泪满襟的时候,因为工作吃住在村,自己刚读中学的女儿只能送到寄宿学校读书,每当深夜工作结束,她的内心充满着对女儿深深的愧疚之情,为了不使工作分心,她总是深夜还在核对贫困户的档案资料。单位同时也经常劝她,不行就撤下,让我们顶上去,她确风趣的回答,扶贫工作到了决胜时刻,共产党员轻伤都不下火线,何况我曾经是军人。让我继续干下去,和李庄村群众一起踏上属于他们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