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三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从前,可怕的疾病是压倒很多贫困群众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今,这样的日子已成过往。自实施医疗保障脱贫攻坚以来,“两不愁三保障”中的“基本医疗有保障”就像一双温暖的大手,紧紧拉着挂在万丈悬崖贫困群众的双手,用看得见、摸得到的惠民政策托起重病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新希望。
一张没有结算的住院单
“咦,怎么这个病人一直没有结账呢?”2020年4月初,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医保局工作人员在日常稽核检查中发现,有一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于2019年7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住院后一直没有结账报销。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工作人员立即将此事报告给德阳市旌阳区医保局党组,局党组高度重视并安排专人到德阳市人民医院对其住院情况进行调查。
经查,该患者在2019年7月2日因患慢性肾病五期到德阳市人民医院住院。她在住院时预交了2000元,4天后便悄悄离开医院,也没有结账报销。为此,医院还把她列入追缴费用名单。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旌阳区医保局安排医保扶贫干部温远昭到贫困患者所在的新民村进行实地调查。温远昭联系了新民村第一书记邓增安,两个人同去患者家家访。
图:医保人与村干部一同向患者老伴(右二)了解老人的治疗情况
一位不敢结账的贫困户
该患者住在德阳市旌阳区和新镇新民村4组,今年74岁,老伴72岁,老两口没有孩子,是村上的五保户,并在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两口住在政府为其修建的四间低矮瓦房里,每个月只能靠一千元左右的国家补助维持基本生活。
一直以来,她患有支气管炎、关节炎、泌尿道感染、急性胆囊炎等多种疾病,2018年11月又被查出肾衰竭,更是让这个本就十分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由于医疗条件有限,肾衰竭无法在旌阳区县域内医院进行治疗,2019年2月1日,她到德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住院仅七天就发生医疗费用5435.97元,其中个人花费约2000元。因这笔开销对于她家是笔巨额开支。病情稍一好转,她就申请出院。尽管主治医师强烈建议继续住院治疗,但她依然选择了出院。
2019年5月11日,她病情加重,不得已又住进了德阳市人民医院。这次住院8天,发生医疗费用7941.26元,个人花费2868元。
2019年7月2日,再次住院后,看着每天不停增长的医疗费,她只得忍受病痛偷偷离开医院,根本不敢结账报销。其后她又辗转到德阳市其他医院接受治疗。
一份意料之外的报销单
了解到该患者的特殊情况后,温远昭和邓增安赶紧向她解释医保政策:因其属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除了可以享受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报销外,还能享受医疗救助;在“三重保障”政策的帮扶下,完全可以放心地在医院接受治疗。
2020年4月16日,温远昭和邓增安联系到德阳市人民医院,帮助患者完成了剩余医疗费用的补交,并打出一份迟来的医疗费用结算票据。随后,德阳市旌阳区医保局安排专人对她的住院费用进行了手工报销,并按规定给予医疗救助。经过核算,2019年7月2日住院共发生医疗费用4308.86元,医保报销3518.18元,通过医疗救助报销442.22元,个人仅花费300多元。
温远昭和邓增安不仅帮助患者报销了这份逃掉的结账单,还告诉她2019年所有的住院费用也可以享受同样的政策。因为患者以前并不知道这些医保政策,已经丢掉了绝大部分结算报销单,为了落实政策,帮助减轻其医疗负担,德阳市旌阳区医保局专门开通绿色通道,通过复印医院的留存资料等方式,帮助她搜集到了2019年所有的住院费用报销单,并代为申请了相关救助。最后核算下来,患者在2019年共计发生各类医疗费用97000多元,通过一系列报销和救助政策,她个人花费很少一部分,在其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该患者已进入肾衰竭末期,必须依靠血液透析治疗才能活下去。现在每周要做三次血液透析治疗,每月的医疗费用超过3200元,而通过医保、医疗救助等报销后个人实际花费仅有数百元。
“为她这个病,我们跑了无数次医院,但我觉得值。”在德阳市旌阳区新民村第一书记邓增安看来,医保扶贫不是为了挣面子,而是为了真正为一个贫困家庭做点实事。
手里拿着经过各项医保报销后返回来的医药费,患者激动地流出了眼泪:“没有国家这么好的医保政策,我坟头的草可能已经长得老高了!”
“医疗保险建立的初衷就是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真正地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让我们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有尊严!”德阳市旌阳区医保局扶贫干部温远昭说。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医疗保障脱贫攻坚专刊
作者: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医保局罗元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