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医保局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任务目标,统筹优化过渡期医保综合帮扶政策,试点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预警和帮扶长效机制,强化与民政、乡村振兴部门信息共享,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坚决守住不发生因病规模性返贫的工作底线。
一、“面”上强化部门协同。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建立防止因病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的通知》,重点加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等患病、医疗救治、费用报销和个人自付等情况的监测,通过上下联动、分级设置预警线的方式,确保风险早发现、早介入。对筛选出的负担较重的风险人群,动员组织基层干部入户核查、研判确认,并及时标注风险提示。截至5月底,全省累计推送35期2500余条监测预警信息,协同实施综合救助帮扶,有效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二、“点”上探索机制创新。镇巴县印发实施方案,加强参保居民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动态预警监测,按月抓取费用结算数据,做好系统风险预警,建立本人申请、镇村研判、部门复核、医保审核救助的工作机制。2020年1月以来,预警监测106人,审核落实救助政策94人,支出救助资金130万元。略阳县细化分类预警监测标准,2021年3月以来对脱贫户住院自付超过5000元、非脱贫户住院自付超过2万元的大病患者进行预警监测。2021年一季度累计反馈监测信息53人次,其中脱贫户20人次,非脱贫户33人次。佛坪县细化监测和分类救助办法,对纳入监测的脱贫人口,经三重制度保障后个人实际自付费用超1万元的给予倾斜救助,分段开展阶梯式救助,精准减轻高额费用患者负担。
三、“网上”用活大数据分析。安康市汉滨区利用医保大数据对全区医疗个人负担费用较大的脱贫户进行实时数据比对分析,通过扶贫数据共享共用机制,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同时,成立因病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办法,在医保智能化审核系统中增设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监测预警模块,采取“系统预警、数据推送、入户核实、镇村研判、评议公示、审定备案、精准帮扶”方式,统筹发挥医保部门、乡村振兴部门、镇村干部积极性,因户施策,发挥公益岗位、产业扶持、慈善救助等综合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