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保扶贫 > 行动纪实 > 经验交流
视力保护色:
上海崇明:以数据赋能实现医疗救助服务“免申即享”
日期:2022-12-20 访问次数: 字号:[ ]

2021年以来,崇明区医保部门紧紧依托“一网通办”数据赋能,以市级全量数据赋能为“基”、“一件事”系统为“架”、医保审批服务改革创新为“本”,持续优化医疗救助流程,实现了从“线下窗口办”向“线上一次办”、从“申请办”向“免申办”的全面升级,显著提升了困难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

一、经办数字化转型,破解医疗救助“跑腿难题”

针对辖区区域广,医疗救助对象相对较多、居住分散等实际情况,以及医疗救助长期面临经办压力大、便捷性不够等问题,崇明区医保局积极探索医疗救助便捷化办理新模式。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调研。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多次下基层调研走访,深入了解困难群众和医疗救助经办人员所需所盼,广泛征求数字化转型意见建议。二是聚焦“三个精简”,高效推进。与软件开发商建立联络议事机制,分析研究医疗救助“精简流程、精简操作、精简材料”的实现方式。定期召开推进会,分析系统开发的难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确保高效推进。2021年11月,“崇明区医疗救助‘一件事’平台”上线。

二、数据全方位赋能,实现医疗救助“全程网办”

一是数据联通“智能办”。在上海市医保部门、市大数据中心的支持下,对接市医保局数据库,将医保结算、综合减负、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总工会补助等数据导入区医疗救助“一件事”平台,自动获取医疗救助人员身份信息、医药费发票信息,实现医疗救助“零材料”。二是指尖点击“掌上办”。整合身份认证、综合减负、费用核算、救助发放等业务流程,困难群众依托“随申办-崇明旗舰店”惠民服务中“医疗救助一件事”栏目,通过5个步骤、5分钟操作完成救助申请,由系统自动核算、流转生成救助待遇,实现救助对象“零跑动”。三是初心服务“就近办”。推进全方位线下帮办服务,全区357个村居设置“初心·帮办服务点”,村居干部、志愿者手把手帮助救助对象完成线上申办,暖心服务群众“不出村”。

三、流程持续性优化,实行医疗救助“免申即享”

为进一步推动医疗救助经办服务提质增效,崇明区不断优化“医疗救助‘一件事’平台”建设。一是全方位升级“免申办”。将“申请、审批、拨付”流程,调整为系统主动认证、后台数据比对、精准核实拨付的“免申请、不打扰”服务模式,救助对象在医院就诊后,无需申请,系统自动整合各类数据,精准核算医疗救助金额,在线完成资金拨付。二是大数据监管“精准办”。建立救助对象基础数据库、城乡居民大病数据库、综合减负数据库、职工互助保障数据库等,实现救助对象分类管理和救助规则有效衔接。建立医疗救助疑点数据预警机制和救助对象个人清算机制,按照“保险在先、救助在后”原则,依托“大数据”分析对超额救助、大额结算等可疑数据进行监督预警,每年7月对救助对象上一年度救助费用进行比对清算,避免重复报销、超额报销。

2022年8月,“免申即享”试点在港西镇率先上线,9月起在全区范围推广实施。截至10月底,已累计完成“免申即享”医疗救助15.7万人次、发放资金4139万元,真正做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