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医保部门聚焦重特大罕见病患者用药难用药贵的困难处境,以“爱心厦门”建设为引领,积极盘活用好政府救助、慈善捐赠、社会帮扶等多方资源,加强重特大罕见病综合保障和精准帮扶,切实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一、创新平台,构建救助新格局。依托厦门市“爱心厦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爱心办”)统筹全市资源的平台优势,将原来分散在医保、民政、民宗、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部门的救助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有关部门和社会慈善力量合作救助的共建共治格局。医保部门积极与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机构签订合作备忘录,构建救助对象及帮扶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发挥保障合力。积极联合慈善总会设立“爱心医保”慈善基金,倡议“爱心救助”,在发动本单位干部职工募捐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实现筹资“多元增量”。
二、创新机制,明确救助精标准。医保部门负责明确救助条件与救助标准,严格实行救助范围动态管理,视情及时优化调整。及时通过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对救助对象家庭费用负担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研判,提出相应救助建议,并上报厦门市爱心办。厦门市爱心办以专题会议形式,根据患者家庭实际困难及救治情况,采取“一事一议”,研究确定救助对象及救助金额,实现精准帮扶。截至2022年5月,厦门市已有37人次困难患者得到帮扶救助。
三、创新方式,打通救助全链条。医保部门积极打造药物、救治、资金综合帮扶全链条,进一步打通患者后续救治路上的“堵点难点”,尽力保障罕见病患者用药需求。一是深入走访患者家庭,实地了解患者家庭状况、实际困难以及患者救治情况,帮助解决就医困难。二是主动对接药品生产企业,协调药企爱心让利,提供赠药及优惠购药待遇等。三是走访供药药店,理顺采购配送环节,畅通配药渠道。四是与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协商,鼓励积极参与爱心救治,适当减免患者费用,主动做好罕见病患者的诊疗诊治工作。同时,鼓励引导医院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对患者及其家庭开展免费中医调理和心理疏导,实现身心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