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保扶贫 > 行动纪实 > 经验交流
视力保护色:
安徽灵璧:坚持“六有”工作思路,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
日期:2023-10-08 访问次数: 字号:[ ]

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灵璧县医疗保障局用好民生之策,走好发展之路,坚持“六有”工作思路,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奋力谱写“强保障、惠民生、增福祉”医保新篇章。

一、队伍建设有力度,打造守正创新队伍。为加强医保队伍建设,在全省率先组建县级医保工作领导小组,在镇(开发区)设置医保办和医保服务窗口,村设立医保协管员,实现机构组织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镇医保办和经办机构派驻医保管理员25人,实现有人办事。加强人员素质教育,坚持政治引领,坚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医保发展、服务民生的强大动力,定期开展“医保大讲堂”,推动业务股长上讲台行动,强基固本,全面学习医保业务知识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本领和素质。

二、参保缴费有资助,确保应保尽保。建立健全精准识别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落实落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个人缴费资助政策,确保资助参保对象一个不落。2022年,累计分类资助困难群众参保63709人,资助金额1767.76万元。重点加强低保对象、纳入监测的易返贫致贫人口、脱贫人口的参保动员工作,实现应保尽保。

三、政策宣传有侧重,提升政策知晓率。紧紧围绕参保、待遇等方面,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强化政策宣传,努力做到“人人知医保,人人都参保”。参保工作中将基本政策融入挂历年画、暖心小礼品等物品中,全面开展参保宣传;日常工作中强化政策待遇宣传,梳理26项常见政策问答,制成政策明白纸,用群众看得懂的语言强化政策知晓率。

四、待遇支付有保障,做到应享尽享。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梯次减负作用,依托国家医疗保障信息监测平台,做好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监测,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的主动发现、动态监测、信息共享等机制,及时将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和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大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有效防范化解了因病返贫致贫风险。

五、经办服务有温度,倾情打造“暖心医保”品牌。依托支部“一支一品”工作重点,打造“暖心医保惠民先锋”支部,坚持“小平台、大服务、小窗口、大民生”的工作思路,将参保信息变更、慢性病证申办等10余项高频服务事项下沉镇村,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创新开展“政策找人暖心惠民”专项行动,下沉镇村主动服务,打造“家门口”的贴心医保。为44956名群众办理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人均每年可节省500元左右;在全省试点首推27种门诊慢病特病“免申即享”业务。初步建成县、镇、村三级医保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群众办医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六、就医结算有效率,提升参保群众满意度。落实“一站式”服务,推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综合医疗保障政策信息共享和服务衔接,实现脱贫人口住院就医省域范围内“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开通“7×24小时服务热线”,参保群众随时了解异地就医、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慢性病证办理等医保政策和业务申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