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保扶贫 > 行动纪实 > 帮扶故事
视力保护色:
安徽:从医疗费大山到“三重保障”靠山——砀山县血液病患者老冯的故事
日期:2024-12-10 访问次数: 字号:[ ]

“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能看起病,如果没有医保的好政策,我早就不在了,是医保救了我的命!”家住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赵屯镇梅屯村的老冯每次说到医保,他的心情就格外激动。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74岁的老冯与老伴相依为命,老两口年老体弱又有慢性病,主要靠在家种种地做点零工谋生,钱不够的时候,经常需要儿子贴补。2014年,老冯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脱贫攻坚期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前几年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本以为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了,谁知天有不测风云。2022年6月,老冯持续多日高热不退,辗转多地看病,最后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白血病。

老冯傻眼了,在忍受病痛折磨的同时,更为接下来的治疗费用忧心忡忡:“家里本来条件就不好,结果我还得病了。接下来要做好几次放化疗,每次治疗都要1万多元,医保报销后也要自己负担两三千块钱。”每每想到这里,老冯都深感绝望。他曾无数次徘徊在放弃的边缘。家中的光景本就拮据,老两口常年就靠种几亩地和儿子的贴补过日子。现在老冯这一病,不仅不能种地,看病费用还这么高,家里只能靠儿子一个人打点零工挣点钱,况且儿子身体也不好,有慢性病肝炎。如果想维持治疗,这个刚刚脱贫不久的家可能又要面临返贫风险。

老冯的困难,牵动了一群人的心。县医保局的数据反馈机制将老冯的信息通知到了梅屯村,村组网格员也积极向医保协管员反馈一家人的情况。梅屯村医保协管员小王了解到老冯的情况后,立即打电话联系了在蚌埠住院治疗的老冯。

“冯叔,您别着急,您有医保。咱现在的政策好得很,我来给您说说。为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国家出台了过渡期医保衔接政策,为像您这样的困难群众筑起了医疗费用‘防火墙’。”小王向老冯介绍道,为巩固医保脱贫成果,宿州市按照国家和安徽省的要求,出台了《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工程实施办法》,推动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常态化保障平稳过渡,梯次减轻参保居民医疗费用负担,防范因病致贫返贫。

“不仅如此,政府还做了个精准识别呐。像您这种情况,一旦医药费用高了,这个识别机制就会把您‘挖掘’出来。”小王接着向老冯说道。宿州市医保局和农业农村、民政、卫生健康、残联等部门建立联动监测机制,实行数据共享,及时监测预警困难群众返贫致贫风险。医保局每月都会核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情况,并重点关注那些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支付后,个人仍需承担高额医疗费用的群体,如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超过1.5万元的低保边缘家庭成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超过3万元的其他脱贫人口,等等。然后,将上述人员的信息推送给乡村振兴和民政等部门,再由乡村振兴部门组织基层组织做好参保动员和监测识别,对于低收入群体进行帮扶。“也就是说,像您这样的低收入大病群体,看病后不仅基本医保能报销,还有大病保险保障,还有医疗救助托底。您就放宽心吧。”小王耐心地向老冯解释。

老冯一听,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哎呀!这可真是太好了!小王你也知道,我家条件不太好,我还感觉这个病要花不少钱,心里那个愁啊……有时候想着想着我都不想再治了。听你这么一讲,我就放心多了。”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老冯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回到家中,等着他的不仅有亲戚朋友的关心与问候,小王、驻村工作队还有村“两委”干部一起,给老冯带来更多希望与力量。

小王和村“两委”干部细心收集整理了老冯的就诊病历、医疗费用票据,同时也完成了入户核查工作。小王和村“两委”干部对照有关政策分析,老冯应该属于重大疾病造成的刚性支出较大,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可以照此申请医疗救助待遇。之后,经村级评定和数据比对、乡镇审核、县级综合审定,老冯于2022年8月底被识别为突发严重困难户,村里也为老冯针对性地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机制。小王及时将老冯的材料上报到乡镇医保办公室,经过乡镇一级审核后,又马上上报到县医保局。砀山县医保局通过召开医疗救助专题会议,以“一事一议”的方式,为老冯落实医疗救助政策。这一年,老冯治疗总费用9.5万元,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后,仅自负2万元。

“这9万多的医疗费,原本像座大山压着我们全家,没想到医保有这么好的政策,这就是我的靠山!更没想到村里的医保专干会亲自上门,到我家来帮我整理材料,又跑到镇里、县里帮我申请救助。”老冯激动地说,“而且这都没几天,医疗救助的钱就发下来了,真是雪中送炭啊!”医保报销政策、各项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政策及帮扶措施就像一颗“定心丸”,坚定了老冯继续治疗、恢复健康的信心。

老冯的故事到此并未结束,小王的心始终与老冯家紧密相连,积极帮助老冯联系村里申请低保。2023年1月,老冯家通过低保认定,可以享受到医疗保障的倾斜支付政策,这进一步减轻了他家的医疗费压力。2023年,老冯的医疗总费用达到17.2万元,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后,个人承担1.9万元。

老冯想到的困难大家都想到了,老冯没想到的办法大家帮助办到了。这几年,砀山县医保局在做实做好三重制度综合保障的同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基层阵地建设,延伸服务触角,在全县15个镇(园区)、176个村(社区)全部配备了镇级医保管理员和村级医保协管员,构建了县、镇(园区)、村三级医保服务网络,为基层群众提供“帮办、代办、上门办”等服务,让群众不用出村,就可以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医疗保障是重要一环,老冯家的情况也不是个例。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共同作用下,三重保障机制在缓解困难群众医疗负担,防范因病返贫致贫中充分发挥其梯次减负作用。特别是针对低收入群体,砀山县积极落实和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做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保障。2024年以来,砀山县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重点救助对象4.6万人稳定参加基本医保,资助参保金额1493.66万元,重点救助对象合规医疗费用实现按比例救助,有效减轻群众负担。

医保政策暖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病魔是无情的,但政策是有情的,医保工作队伍是有情的。群众的病痛是忧心的,但医保政策是让人安心的,医保服务是让人暖心的。砀山县将不断完善三重保障机制,持续优化医保服务流程,确保每一位群众都能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保服务,让医保政策的阳光照进每一个需要关怀的角落。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