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荷花街道的姜阿姨今年69岁。2003年,姜阿姨和前夫结束了并不幸福美满的婚姻,之后,一个人辛苦带大女儿。本想着日子会越过越好,然而老天爷却跟她开了一个“玩笑”:2014年初,姜阿姨唯一的女儿因患癌症永远离开了;2014年下半年,姜阿姨自己又被确诊患有尿毒症。接二连三的打击,加上对治疗费用的担忧,姜阿姨对生活渐渐失去了信心。
“我真的要感谢医保,是医保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直到现在,回忆起刚确诊时的“至暗时刻”,姜阿姨还是会流出眼泪。“医生跟我说,如果不换肾,尿毒症需要终生接受透析和治疗,每年各项费用预计需要十几万,我脑子当时就蒙了。后来,我咨询了负责医保报销的同志,他们告诉我大部分费用都是可以报销的,还帮我联系了民政部门了解关于申请低保的事情,我才慢慢缓了过来。”解除了治疗费用的后顾之忧,这些年来,姜阿姨一直安心地接受规范治疗,身体状况保持得还不错。
“我绝对是医保政策的受惠者。仅2023年,我就住院13次,产生医疗费用14.66万元,经过基本医保报销11.8万元,大病保险报销0.55万元,又经过医疗救助0.74万元,个人仅支付1.57万元,这个费用我是可以负担的。”姜阿姨有专门记账的本子,每到年末算账,她都会感叹医保又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姜阿姨感慨地说:“要是没有医保,一年十几万都要自己出,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这几年,姜阿姨还感受到了医保办事越来越便捷。“早些年看病,经常需要自己垫付医药费,再带着一堆资料去窗口申请报销,特别是医疗救助,每3个月去民政部门提交一次申请,等待时间很长。现在可比以前方便多了,不管是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还是医疗救助,只要扫医保码,所有的报销一次完成,负责医保的同志跟我说这叫‘一站式’结算,根本不用我再操心。”
“不用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操心”,这正是医保服务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柯城医保瞄准医疗救助工作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通过共享扶贫数据、再造业务流程、整合服务环节、压缩办理时间,创新打造“三全”模式,精准保障困难群众利益。
一是精准识别,确保参保人员全覆盖。整合民政、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数据,搭建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困难群众信息数据库,常态化动态更新,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不符合条件的逐条“销户”,确保各类困难群众信息的准确度。
每个月底,医保部门都会做一个常规动作,就是按照民政、乡村振兴、残联提供的新增和退出人员名单,在医保系统中进行信息维护。柯城区医保部门在维护信息时,会重点关注新增人员的参保状态。未参保的及时办理居民参保、享受分类资助政策。如果人员特殊身份认定下来前参保人已缴纳次年居民医保费的,在集中参保期结束后统一退费,退费后再进行居民缴费核定任务,完成资助参保;如果经医保系统比对困难人员在异地参保的,将及时通过户籍地乡镇(街道)告知当事人,如须享受户籍地分类资助政策应及时停缴异地居民医保;帮扶对象退出特殊身份时,医保部门也会通知参保人,如须参保次年居民医保,应及时自行缴纳居民医保费,确保符合享受医疗救助待遇的“一个不漏”,对于不符合享受条件的也要“告知到位”,避免因断保、漏保而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发生。
二是精准施策,确保待遇享受全到位。全面构建基本医保“保基本”、大病保险“抗风险”、医疗救助“托住底”、商业健康保险等“作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困难人员大病保障倾斜机制,起付线适度降低,报销比例提高至80%。将低保、低边、特困等人员纳入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范围,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同步即时结算。同时,会同财政、红十字会等部门多渠道建立“医保暖心无忧”专项基金,引入社会力量共同解决困难群众高额医疗费用,切实减轻困难人员就医负担。2023年,柯城区困难人员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惠衢保”等渠道报销金额10421.34万元;通过“医保暖心无忧”基金帮扶13人,帮扶金额39.99万元;2023年,经过多重保障体系,困难人员综合保障率达88.35%。
三是精准服务,确保医保政策全落地。柯城医保结合“四下基层”“五进五看”等活动,常态化开展下基层上门服务,将复杂的医保政策转化制作为生动易懂的“医保精准扶贫明白卡”,将涉及跨部门事项整合形成“事项告知清单”。借助基层力量,通过医保义务宣传员、“网格员”,将宣传材料发放到每位困难群众手中。同时,针对老弱病残困难群众,拓展“背包服务圈”,由代办员进村入户,提供“保姆式”暖心服务。
“这两样东西我都仔细收着,看到他们,我心里就很踏实。”姜阿姨提到的东西就是曾经的“医保精准扶贫便民联系卡”和“医保精准扶贫明白卡”。“当年,医保局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把这两件政策宣传材料交到我手上,这个联系卡上有医保联络员的名字、手机号码、办公地址,还有医保局的政策咨询电话和办公地址,我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打上面的电话咨询。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也可以直接给医保联络员打电话,她们懂得很多,也很热心。”医保联络员的热情帮助带给姜阿姨很多温暖。“这张明白卡上面把我们能享受什么待遇、怎么享受,都写得很明白,还有其他涉及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有具体事项、办理流程、职能部门和联系方式,如果有需要都可以打电话咨询。”姜阿姨展示出来的两张纸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她说,虽然之后她也收到过新的联系卡和折页,随着实现全面脱贫,宣传资料上的很多内容也进行了更新,但是她还是收藏着最初的这两张。“这个对我有特殊意义。我是个苦命的人,但是看到他们,我就感觉自己被关注着、关心着,让我觉得自己没有被社会抛弃。就像这个明白卡上面写的这两句话:‘您的困难我来相助、您的权益我来告知’‘柯城医保让您明明白白去办事、轻轻松松办成事’——真的很暖心!”
如今,姜阿姨也成为了一名医保义务宣传员。“都说‘久病成良医’。以前都是我请教别人医保相关政策,现在我也加入了义务宣传员行列。虽然现在我大部分时间只能呆在医院,但是我很愿意把我的经历、我了解的医保知识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发自内心地跟周围的人说一句,‘宁可少买一件衣服、少吃一顿大餐,这医保啊是一天都不能断!’”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