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做好困难群众医疗保障工作,切实发挥医疗救助减轻困难群体看病负担、防范因病致贫返贫的作用,重庆市梁平区医保局持续强化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精准对接困难参保群众,及时救助、据实救助、应助尽助。
救助“一件事”,让困难群众早一步享受医疗救助
赵某是梁平区聚奎镇海峰村9组的村民,他一家四口主要依靠其在县城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2024年4月,赵某突发严重腰椎间盘突出须立即住院治疗,医疗费用近5万元。无法承受的高额医疗费用让赵某整日郁郁寡欢。梁平区医保局的工作人员得知他的情况后,多次上门安慰,并耐心地给他讲解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相关政策。获得政策宣讲后,赵某便向民政部门申请了低保;审核通过后,梁平区医保局及时进行系统标注,主动帮助他申请医疗救助。此时,赵某终于可以安心接受治疗了,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后,他仅须承担5000余元。这对于赵某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得了这场大病,幸好有医保,让我们一家有了‘医靠’!”赵某提起国家医保政策,激动到落泪。
2024年之前,困难群众申请救助对象身份审核通过后,由认定部门在次月初将新增救助对象身份信息通过内网或拷盘的方式传送给区医保局;区医保局在收到各部门提供的新增救助对象身份信息后,再进行医疗救助数据的整合和维护。如此,困难群众从提交医疗救助申请到享受待遇,往往需要等待近一个月。
为进一步提高救助效率,2024年起,梁平区开始落实救助“一件事”。各认定部门在畅通救助对象申请流程的同时,医保部门摒弃传统的救助人员身份标识模式,改由认定部门认定困难群众身份后立即上传医保系统,医保部门实时下载、比对、标识。落实救助“一件事”,让救助对象可以及时享受到医疗救助待遇,大大缩短了救助对象身份认定时间,确保了困难群众能够及时获得必要的医疗救助。
“一站式”结算,让医疗救助快一步实现及时结算
彭某是住在荫平镇新拱桥村的居民,近日,他来到荫平镇新拱桥村基层医保服务站咨询办理医疗救助报销业务,当他得知不用再辗转到区医保局,所有医疗报销项目均可在“家门口”就近办理时,觉得既暖心又贴心。
“现在,在我们村递上材料直接就能报销,特别简便,不像过去还要到镇里或者区里。”彭某接着说:“过去提交材料也特别烦琐,有的时候需要跑很多趟,但现在仅需诊断书、病历、结算单三样就能完成报销,真是太省心了!”
医疗救助政策实施以来,梁平区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救助流程,积极推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一是增加机构扩范围。将医疗救助定点医药机构从原来的45家,扩大到辖区内所有的医药机构,目前共开通了348家医药机构的医疗救助结算权限,确保了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救助结算全覆盖。现在,救助对象可直接在医药机构就诊,系统通过身份信息自动识别救助对象身份、结算救助金额,救助对象只需缴纳个人支付部分。这大大减少了救助对象在办理救助过程中的烦琐手续和等待时间,也减少了救助对象的垫资压力,提高了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强化培训提能力。组织所有医疗救助定点医药机构开展医疗救助专题业务培训,对医疗救助政策、经办规程、监督管理等内容进行讲解,促使各医疗机构熟练掌握医疗救助经办服务流程,切实提升服务水平。三是优化流程强保障。出台《梁平区城乡医疗救助手工结算工作的通知》,对市内外就医未能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一站式”获得医疗救助的医疗救助对象实施手工报销,保障困难群众异地就医需求。
织密三重保障网,让困难群众进一步减轻负担
近年来,梁平区医保部门重点着力于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筑牢民生保障底线。2024年以来,梁平区扎实推进基本医保参保征缴扩面工作,常住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困难群众参保资助率达100%。
一方面,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增强基本保障功能。一是适度提高居民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居民医保参保人在三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由原来的40%提高到50%,在二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由原来的60%提高到70%。二是推行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发挥统筹基金的共济作用,对参保职工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医保政策范围内的普通门诊费用进行报销,让在普通门诊就医的患者也能享受报销待遇。此外,参保职工个人账户在原有使用范围的基础上,还可用于缴纳配偶、子女、父母居民医保参保费,提高了个人账户的使用效率。三是做实“两病”门诊用药保障。长效推进职工、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政策落地,持续加强对“两病”门诊保障用药的政策宣传,将全区所有医疗机构纳入“两病”诊断机构,全区46家医疗机构全部实现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2024年以来,全区“两病”备案人数达9.03万人,“两病”患者就诊17.7万人次,发生费用1923.18万元,统筹基金报销1268.51万元。
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大病保险政策,增强大病保险减负功能。为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重庆出台了大病保险相关政策,参保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返贫致贫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适度降低,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有效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充分发挥大病保险减负功能。
与此同时,不断完善医疗救助政策,增强医疗救助托底功能。2023年5月,梁平区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有关事宜的通知》,将低保边缘户、返贫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和因病致贫重病患者6类人群纳入特殊病种和大额费用医疗救助,救助比例不低于60%;对规范转诊且在市内就医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7类低收入人口以及因病致贫重病患者,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给予倾斜救助,充分发挥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
同时,梁平区医保局还积极构建主动服务模式、提升救助服务效能、健全重疾救助保障机制,持续推进医疗救助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织密织牢医疗保障网,铺就人民“幸福路”。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