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保新闻 > 医保动态
视力保护色:
为什么有的药饭前吃,有的药又要饭后吃?
日期:2025-05-24 访问次数: 字号:[ ]

上篇关于《“一天三次,一次一片”  为什么不能是“一天一次,一次三片”?》的科普文章发完,很多朋友在阅读后还关心为什么有的药饭前吃,有的药饭后吃,又有的早上吃,有的晚上吃等等奇奇怪怪的设定。

谁懂啊,看到这样一张处方,谁不迷糊啊——所以便有了今天的“好好吃药”续篇。

还记得钢筋铁骨的金针菇吗

上一篇说到了,几乎所有食物从口腔进入到我们的体内,经过身体的处理,都会变得面目全非,到排出体外的时候,你顶多见到五颜六色的粑粑和尿(还有金针菇(*^▽^*))。

 消化道的主要功能:

口腔:咀嚼,让食物变小易于吞咽。

食道:主要是转运。

胃:分泌强酸性胃液,搅动混匀食物和消化液。停留时间(2-3小时)

肠道:通过冗长的肠壁吸收被分解的营养物质;蠕动,不能利用的食物残渣形成粑粑排出体外。消化时间(3-8小时不等)

绝大多数药物(吞咽进入消化道的)和食物,在人体里经历着类似的过程。

为什么要空腹

既然共享一条通道,胃肠是兼容并来者不拒的,是螃蟹是虾通通无差异对待。

上面说到一般食物在胃里要停留2-3小时不等,所以药物如果想占有先机,那么就最好赢在起跑线上。

这就不难理解:

空腹服=药物可以独享消化吸收过程。

这类药物的设计,也许是为了起效更快、利用度更高;也许是作用于胃肠道,单独服用可以更多、更好的吸收有效成分。

空腹服,指饭后2小时到饭前1小时期间。

这里插一嘴起效更快的:我们不太陌生的“速效救心丸”。它的服药要求是舌下含服。因为针对的是心梗这类的急症,所以它的设计是把进入消化道的时间都省掉了,直接从舌下黏膜吸收入血起效。

关于空腹服和饭前服的区别。饭前服指的只是饭前的30分钟到1小时。例如胃动力类的药物,在进食前服用起效后,更好的帮助胃消化食物;一些保护胃的药物,是在食物进入胃之前形成一个对胃的保护膜。

又为什么不要空腹

与上一段相对的,和食物同服的优点显然是:

起效相对慢,相对缓和;

一些需要长效作用的药物,就利用食物消化的这一段冗长的时间,持续作用。

这里放一张和空腹服药的对比图。

空腹服起效快,血液里的药物浓度很快增高,但是随之也很快被身体代谢。

而餐后服,在胃、肠是和食物一起被消化吸收,缓慢的入血,所以药物浓度在身体里表现出一个较低水平,但是持续时间长的曲线。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食物的包裹下,减少对胃有强烈刺激作用药物和胃的接触。

为了更直观的表现这几个名词,我画了一张“好好吃药”时间点对照图:

看完两个“好好吃药”的小常识,希望各位朋友能更加理解医生们的良苦用心。

“我们也不想开奇奇怪怪的医嘱玩你们啊,我们希望你早点好啊!”

另外本期里面提到的例子和情况,只是药理学这个庞大学科很浅显的一小部分。药物有千千万万种,每一种都可能有它特殊的使用方法,请勿对号入座!

什么时候吃药,吃几顿药,最简单的方法是:“遵医嘱!”

感谢阅读,疾病在所难免,但祝君健康常乐!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 崔皓园

中国医保,一生守护!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人人有责!打击欺诈骗保举报电话:010-89061396,010-89061397;邮箱:jubao@nhs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