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保新闻 > 医保动态
视力保护色:
亲情账户管老小、手机秒付免排队、医保钱包跨省转
日期:2025-08-18 访问次数: 字号:[ ]

来源:郑州广播电视台会面客户端

近年来,郑州市医保局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连续推出“亲情账户”、“医保移动支付”和“医保钱包”等改革举措,推动医保大数据广泛应用于各类医保便民服务等,实现从“有数据”“用数据”到“有好数据”“用好数据”转变。

“亲情账户”呵护“一老一小”畅享“码上就医”

在如意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市民胡玥正用自己手机上的“河南医保”小程序,为82岁母亲代刷医保码取药。“全家老小的医保都能可以在我一个人的手机上操作,我也非常喜欢这种方式。”

据了解,“亲情账户”是针对非智能终端群体,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开发的便民服务。子女或亲属通过实名认证后,可代为绑定最多6个家庭成员的医保账户,通过家庭账户关联,子女可随时为老人和未成年子女,实现代挂号、代缴费、代查询、代刷医保码等全流程医保服务。该服务采用人脸识别+短信验证双重认证,支持门诊、住院、购药等所有医保场景,让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银发族和尚未成年的孩子也能畅享“码上就医”的便利。

线上支付推动“无卡一族”就诊挂号“免排队”

2025年8月8日,参加职工医保的市民樊女士因为咳嗽前往郑州市中心医院,医生在诊室开具CT检查单后樊女士通过手机扫码,不到10秒就完成了检查费的支付。“以前缴费要来回跑窗口,现在不出诊室,直接扫个码就行,连医保报销都能线上同步结算!”樊女士感叹道。

“医保移动支付”简单来说,就是用手机直接结算医保费用,参保人使用国家医保局授权的第三方渠道(支付宝、微信)通过手机端完成医保统筹和个人账户支付,避免群众在医院缴费窗口来回跑,既提升医保结算效率,也让就医购药更便捷。这也是近年来郑州市医保局为有效解决参保患者看病缴费“来回跑、排长队”难题,大力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模式取得的显著成效。

当前,此项“医保移动支付”服务已覆盖郑州市78家二级以上医院。患者通过支付宝、微信即可完成挂号、检查、药品等全流程费用支付。数据显示,移动支付极大节省了患者就诊平均时间,医院窗口排队人数下降明显。

“医保钱包”实现医保个账跨省共济共享

8月12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工作的王女士趁假期探亲陪同母亲来到郑州人民医院检查身体,医生开好检查单后,王女士拿起自己的手机准备扫码缴费,医生提示她,可以开通“医保钱包”功能,通过“医保钱包”转账给您母亲为其缴费。在就诊医生的指导下,王女士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中的“医保钱包”功能给母亲转账2000元,并扫码完成了本次检查费的支付。“这个功能真是太方便了,我母亲参加的是居民医保,个人账户里没钱,每次看病买药都要自掏腰包一笔钱。现在有了“医保钱包”,即使我在外地工作,职工个人账户里的余额也转能给郑州的父母用了,可是解决了大问题。”王女士感叹道。

“医保钱包”是国家医保局去年实施的一项改革新举措,目的就是为了破解职工个人账户“资金沉睡”困局,解决家庭内部年轻人“有钱用不上”与老年人“没钱不够用”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医保钱包”上线后,参保群众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中医保钱包功能模块,激活医保钱包,将个人账户的资金转给同样开通过医保钱包的近亲属,不受险种、区域限制,可以跨省转账,资金实时到账且没有手续费,亲属在郑州市所有定点医院和药店就医购药时,可直接使用“医保钱包”余额进行实时结算,大幅提升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效能和保障能力。同时,定点医院和药店无需改造接口,即可实现“医保钱包”实时结算。

据了解,“医保钱包”是郑州市严格落实国家医疗保障局政策,有效实现跨省共济、推进个人账户共济改革、提升医保服务便捷性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郑州市“医保钱包”已累计结算7846人次,结算金额153.61万元。通过这一数字化服务,远在异地的子女可随时随地为老人提供医疗保障,让跨越山海的牵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守护。     

记者:李奕含

中国医保,一生守护!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人人有责!打击欺诈骗保举报电话:010-89061396,010-89061397;邮箱:jubao@nhs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