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护理员每周都上门帮我做肢体活动,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家住山东烟台龙口市的李阿姨,是居民长期护理保险的受益者。几年前,她因脑血栓瘫痪在床。由于长期卧床又缺乏专业照护,身上长出了严重的褥疮,痛苦不堪,家人照顾起来也心力交瘁。
直到2024年的冬天,龙口市的“长护险政策宣传员”敲开了李阿姨的家门。如今,专业的护理服务人员每周定时上门一次,每次近一个小时的细心服务,为李阿姨做清洁、护理褥疮、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李阿姨笑着说:“经过专业人员的护理,现在身上清清爽爽,晚上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在龙口,像李阿姨这样享受到长护险照护的失能老人,已经有一千三百余人。这项覆盖全市64万参保群众的惠民政策,正在切切实实的改变着失能家庭的生活。
小投入,大保障,众人拾柴火焰高
长期护理保险的底气源于各方共担的制度力量。龙口市将长护险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民生实事重点任务,这份持续的关注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形成了制度保障合力,单位、个人、政府、社会等多元筹资体系聚流成川,龙口长护险基金实现筹资可持续与运行稳健的动态平衡。
很多人会问,每年只需个人缴纳二三十元,长护险靠什么来支撑失能老人的照护?答案在于“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机制。
“这就好比大家出力,共同分担风险,最终让需要帮助的人享受到温暖。”龙口市医保局的冯科长拿起一叠申请表介绍道,“我们的职工长护险从2018年就开始了,居民长护险也在去年底全面推开。以职工为例,一年个人只需缴30元,政府和社会各方再共同投入,形成稳定的‘资金池’,让越来越多的失能群众得到持续的帮助。”
“没想到评估员真会爬5楼来我家”
家住东江街道的王奶奶,因帕金森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女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为王奶奶提交了长护险评估申请。“提交材料后,我本以为要等很久,甚至做好了多跑几趟的准备。”女儿坦言,让她没想到的是,专业的评估团队很快就主动上门了。
评估员严格按照国家失能等级评估标准,一项一项耐心检查询问,整个过程还进行了影像记录。没过几天,评估结果就送到了家里——王奶奶符合条件,可以享受待遇。现在,护理服务人员小林每周定期上门服务。“小林按摩、擦洗都特别认真,我妈舒服多了,我们全家也都松了一口气。”女儿展示着手机里的视频,画面上老人正在护理员的帮助下穿好衣服。
从新手到骨干的护理员“成长路”
说起“95后”护理服务人员小林,她是偶然进入到长护服务这个行业的。开始只能给师傅打打下手,经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小林进步很快,如今已是团队骨干,带领着两名队员,负责片区里60位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护。
“这份工作收入稳定,更重要的是,能真真切切的帮到老人,看到他们的生活质量有改善,我特别有成就感。”小林干劲十足,“听说今年4月,国家认证的首批‘长期照护师’已经拿到证书了,我和同事们都在努力学习,争取也能早点考下来!”
在龙口,有19家定点长护服务机构,像小林这样的专业护理服务人员有一百余位。这些机构类型多样,涵盖机构和居家上门护理,共同编织起一张覆盖城乡的照护服务网。
来源:山东省医保局
中国医保,一生守护!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人人有责!打击欺诈骗保举报电话:010-89061396,010-89061397;邮箱:jubao@nhs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