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保新闻 > 医保动态
视力保护色:
看病还需要带卡吗?
日期:2025-09-23 访问次数: 字号:[ ]

来源:福建日报

有了医保码,参保人走进任何一家医保定点医院,无须携带医保卡就能体验就医全流程服务;老人小孩看病不便时,家属可以通过“亲情代办”功能代为展示他们的医保码,帮助家人就医、购药、结算;跨省异地就医时,参保人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发起备案申请,直接结算医药费用……一个“码”如何搞定看病开药?

一码在手 就诊“提速”

良好的使用体验,让医保码就医购药逐渐融入更多群众的就医日常。

彭峰的“老病号”吴劲松就是个例子。

他曾在就医路上不慎遗失了医保卡。“那次,我恰好家中的药吃完了,马上又要去外地探亲一个月,如果开不了药,很麻烦。”吴劲松回忆说,正着急时,彭峰喊来门诊护士现场帮他申领了医保码,还带着他体验了一回全流程扫码就医。“从那时起,我看病再也不带医保卡了,全部用手机搞定。”吴劲松晃了晃手机开心地说。

“使用过医保码,患者后续使用的意愿还是较高的。”附一医院门诊部副护士长陈秀清说,“现在,我们医院门诊医保码使用率能达到80%左右。”

随着医保码的“走红”,患者就诊效率和医院运行效率均显著提升。

可用好用 医保“随享”

看病买药,能否像网购一样简便?答案是肯定的。

只需一部手机,患者就能轻松办理挂号、就医、缴费、检查化验、打印报告单、拿取药品、办理住院及医保结算等全场景、全流程就医购药和医保报销业务。这一便利,不仅归功于医保码的推广使用,更离不开赋予它强大生命力的数字系统。

“码”时代开启前,福建11个统筹区的医保部门各自为政,数据壁垒高企。根据国家医保局有关要求,2019年起福建逐步将11套独立的医保系统整合为一套系统,并于2022年全面接入全国系统。

“基于医保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医保码强大的身份核验能力,省医保局大胆提出手机里的‘医保服务厅’理念,推动医保业务掌上办、随时办,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数字化便利。”福建省医保局网信办主任陈伦毅介绍。

2022年起,借助全省统一系统,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生育津贴报销、个人账户共济等功能均实现“无感办理”。截至目前,福建已将60余项医保服务“搬”至线上。作为最为高频的线上服务之一,仅今年上半年,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就超2.5万人次,转移个人账户资金6476万余元。

2022年,福建医疗保障信息平台通过国家医保局验收,全省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结算信息、医保处方明细等相关数据实现全省联网互通。

针对办理流程长、申请材料多、等待时间长的办事项目,福建医保部门着重进行梳理优化,不断精简流程,推出了门诊特殊病种“免申即享”、医疗费用手工报销“一趟不用跑”、远程医保服务“智能导办”等一批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的有力举措。

“不到两分钟就办好了!没想到这次在看病过程中就把特殊病种的认定给办成了,不用再跑到窗口办理,真是太方便了。”在体验了门诊特殊病种“免申即享”后,住院患者邱明光激动地说。

补齐短板 “码”上升级

尽管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便利深入人心,但不少老年人仍面临“数字鸿沟”,就医时线上预约、自助取号等流程易让他们心生畏惧。因此,扫除数字障碍、提升使用体验是医保码普及的重要课题。

2021年,福建医保“亲情代办”功能正式上线,通过“闽政通”APP、“福建医疗保障”微信小程序、支付宝等平台均可办理。71岁的糖尿病患者何金锋是该功能的获益者。

他家住福清市东张镇,近一段时间,由于血糖控制得不好,要定期去福清市医院复诊调药。

“这一功能尤其便利那些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群体。参保人申领家人的医保亲情账户后,通过‘亲情代办’功能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机代为展示家人的医保码,帮助家人就医、购药、结算和享受医保待遇,还可以帮助其查询参保情况、医保缴费信息、消费信息等。”陈伦毅说。

截至目前,福建省已有2200多家定点医药机构开通医保刷脸支付,累计结算量超2100万笔。

譬如,将医保码与医保钱包关联后,可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资金就医购药;通过政务共享获取人社、卫健、民政、药监等多部门数据,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拓展新生儿参保等“一件事套餐”应用场景……眼下,更便民、更惠民的医保服务渐渐走进群众日常生活。

未来,福建省医保部门将持续优化完善医保码应用场景,推动“一码通办”在更多领域落地,推出更多群众需要和喜爱的服务应用,不断提高“医保码、一码通”的含金量,为人民群众就医开辟一条更加稳定、有温度的便捷通道。

(本文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为化名)

导诊护士帮助患者领取“医保码”

在附一医院,“扫码”宣传语随处可见

医生引导患者扫医保码进行诊间结算

患者在药店进行医保刷脸支付

患者使用医保码扫码就医

护士帮助患者扫医保码取号

中国医保,一生守护!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人人有责!打击欺诈骗保举报电话:010-89061396,010-89061397;邮箱:jubao@nhsa.gov.cn。